工程晒图纸厂家带你了解纸的历史-新闻动态-绘图纸_工程绘图纸_蓝图打印纸_激光蓝图纸-成和银座纸业,工程复印纸,单双面蓝图纸-成和银座纸业 13869944255

工程晒图纸厂家带你了解纸的历史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08

工程晒图纸厂家带你了解纸的历史

纸的发明对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纸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做“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十分便捷,可是连篇累牍,十分笨重。当时,也有用绢帛作书写材料的,但绢帛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地在寻找新的书写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那就是纸。范晔所著《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东汉和帝时代的宦官蔡伦,利用担任尚方今的机会,于元兴元年(105年),最早发明了纸,献给朝廷。《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渔网以为纸”。记载说明,蔡伦当年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作原料制造纸张。因此,一些学者把蔡伦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近几十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却对“蔡伦造纸”一说提出质疑。

1933年夏天,考古学家黄文弼受国民政府教育部派遣,率西北科学考察团至新疆考察。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里,首次发掘出一片西汉纸。黄文弼在发掘报告中对这张纸做出如下描述:“麻质,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质甚粗糙,不均净,纸面尚存麻筋,盖为初造纸时所作,故不精细也。”在同一遗址中还发现有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的木简,因此,黄文弼认为该纸当为西汉时期的文物,比“蔡伦造纸”早了一个半世纪。

罗布淖尔纸的发现轰动一时,为“蔡伦前有纸说”首次提供了实物证据。但不幸的是,西北考察团文物在武汉举办文物展时,遭遇日本飞机轰炸,所有展品全部被毁,其中也包括这张麻纸。

此后,甘肃、陕西又相继出土了金关纸、中颜纸、马圈湾纸等西汉古纸。针对长达大半个世纪的争论,2010年7月出版的中国考古界最权威的著作《中国考古学·秦汉卷》,根据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指出,“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创造出了麻质植物纤维纸。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中发现西汉不同时期制造的古纸,从而引起了造纸起源问题的大讨论。”编著者最后得出结论:“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我国已经有造纸技术,而且应用于包装、书写和绘图等领域,比东汉蔡伦造纸早两三百年。”

无论这场争论的结果如何,从大量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新疆各地很早就开始使用纸张。1908年,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多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纸做的账簿,上面记载着在当地买纸的情况,“十一月十三,出钱陆拾文,买纸壹帖、供文历用。十二月初一,出钱壹百壹拾文,买纸两帖、帖别四十五文,笔两管管别十五文,抄文历用。正月十四,出钱壹百文,买白纸两帖,帖别五十文,糊灯笼三十八个,并补贴灯面用。”据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公元七世纪,当时纸在新疆的使用十分普遍,价格也相当便宜。由此可以判断,新疆最迟在唐代就出现了造纸术。

新疆本土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桑皮纸。现和田地区博物馆还收藏有用桑皮纸书写的唐代于阗文的文书、藏文的唐代文书以及波斯文的文书,经考证为宋元之物,这说明和田地区使用和制作桑皮纸的历史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桑皮纸的使用已经非常盛行。目前保存在和田地区博物馆内的桑皮纸文物,有很多是明清时期的纸张,如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这表明过去新疆各地曾普遍使用维吾尔族群众生产的桑皮纸。

1856年的《新疆图志》中记载:“咸丰中,和田始蒸桑皮造纸,韧厚而少光洁,乌鲁木齐、吐鲁番略变其法,杂用棉絮或楮皮、麦秆糅合为之。”从记载中可以看到,到了清朝末年,和田桑皮纸传入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在那里,工艺流程发生了明显变化,改为用棉絮、麦秆做原料。

1900年10月,斯坦因第一次到和田地区考察时,在一个叫“托万巴扎”(下巴扎)的村庄看到当地维吾尔族人用桑皮造纸的工艺:“路过几个露天的造纸作坊,纸是用桑树皮制成的稀浆均匀地铺在小筛般的帘屏上晾干而成。”

和田桑皮纸中的上等品是过去新疆官府中公文用纸的唯一来源。一直到民国时期,新疆各地官府中都用和田桑皮纸书写公文、典籍,这些纸基本上成为了清代新疆衙门里的公文用纸。由于纸质较粗糙,所以在使用前需要用和田玉将纸打磨平整。当时各地的衙门里都雇有书童,职责是专门用玉石打磨桑皮纸,使其平滑柔软,然后用木板刻成的模板在纸上印上格线。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甚至还发行过用和田桑皮纸印制的钞票。

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同样出自新疆吐鲁番古墓中。由于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故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并不多,现收藏于自治区博物馆保存完好的北朝时期的剪纸实物,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批剪纸艺术品。

1959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303号一幅团花形剪纸,不仅保存非常完好,而且构图对称、画面均匀、线条流畅、美观大方,完全可以和现代民间剪纸艺术相媲美。这幅剪纸为圆形,呈土黄色。中心图案为八角花形,依次向外为两圈菱形花纹,交叉错落,排列有序;再向外圈为梯形纹组成的三角形边饰。整个剪纸图案层次分明,变化繁复,颇有韵律感。这幅剪纸为折叠后一次剪成,造型简洁,刀法精练,具有古朴浓郁的民间风格,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还发现了很多北朝至唐代时期的剪纸实物,主要有对马团花剪纸、对猴团花剪纸、对蝶团花剪纸、几何纹团花剪纸、人形剪纸等。专家认为,这些剪纸艺术作品应该是1500多年前心灵手巧的吐鲁番女子精心裁剪而成。从这些出土的剪纸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纸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剪纸艺术也十分成熟。

工程晒图纸厂家带你了解纸的历史


推荐文章
绘图纸与素描纸有哪些不同?
蓝图打印有CAD蓝图和PDF蓝图两种出图方式
蓝图打印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复印纸和打印纸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复印纸怎么才能消除静电
相关动态
绘图纸:从传统介质到智能载体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
绘图纸:从传统介质到智能载体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一、发展历程:从手工绘图到智能交互的千年嬗变起源与早期应用(汉代-魏晋南北朝)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原料与工艺后,纸张逐渐替代竹简与绢帛。然而,早期纸张粗糙,仅能用于草稿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仍以绢帛为主。直到唐代,随着造纸技术精进,纸张洁...
双面蓝图纸的环保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双面蓝图纸的环保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双面蓝图纸的环保性体现在多个生产、使用和回收环节,其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实践紧密结合,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1.资源高效利用:双面设计减少纸张消耗单张双面使用:传统图纸多为单面印刷,而双面蓝图纸通过特殊涂层或工艺处理,确保正反两面均可清晰绘制,直接将单张图纸的利用率提...
工程绘图纸:精准承载设计智慧,多维赋能现代工程全周期
工程绘图纸:精准承载设计智慧,多维赋能现代工程全周期工程绘图纸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视觉语言载体”,贯穿建筑、机械、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其用途与优势深度渗透于项目规划、技术落地与长期维护的每个环节。核心用途:从概念到实体的精准转化建筑与土木工程施工蓝图绘制:承载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剖面...
绘图纸的由来与历史演变
绘图纸的由来与历史演变绘图纸作为承载设计与创意的媒介,其发展历程与人类记录、表达需求的升级紧密相连,历经从天然材料到工业制品的跨越,最终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标准化工具。一、古代起源:天然材料的原始探索史前至古典时期:人类最早使用岩石、兽骨、陶片记录符号,后逐渐转向更易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用莎草纸(Papy...
制版转印纸:精准印刻,赋能印刷与纺织行业的“隐形桥梁”
制版转印纸:精准印刻,赋能印刷与纺织行业的“隐形桥梁”在印刷、纺织、陶瓷等工业制造领域,图案的精准转移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制版转印纸作为一种功能性耗材,凭借其高分辨率承墨、耐高温抗变形等特性,成为连接设计稿与成品的“魔法载体”,推动着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深度融合。制版转印纸以高密度木浆或合...
双面蓝图纸的价格贵不贵
双面蓝图纸的价格贵不贵双面蓝图纸的价格是否昂贵需结合其性能、应用场景及长期成本综合判断,总体呈现“单价略高但综合性价比突出”的特点。以下是具体分析:一、价格区间:比单面蓝图高20%-50%,但低于高端工程纸基础款:市场主流双面蓝图纸单价约在0.8-1.5元/平方米(按A0尺寸计算),比传统单面蓝图(约0.5-1元/平...